乙肝是我國待解決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發病率較高,主要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具有傳染性,也有一定的家族性。目前研究表明有效阻斷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傳播途徑是全療程接種乙肝疫苗,且新生兒是目前主要接種對象,其次為15歲以下未免疫人群及高危人群等,共計三針接種。接種后要保持局部衛生清潔,對乙肝疫苗有禁忌症的人群禁止接種。

1、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是目前有效阻斷乙型肝炎病毒( HBV) 的傳播的方式,但需注意全程接種,同時也可降低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的攜帶率和感染率。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的傳播方式是母嬰傳播,所以新生兒是主要的接種對象,同時,對嬰幼兒、15歲以下的未免疫人群或是醫護人員,有家族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其他成員、不潔性生活等高危人群要進行全程乙肝疫苗的接種。目前乙肝疫苗為三針接種,第一、二針為基礎免疫,要及時注射,第三針是加強免疫。三針乙肝疫苗接種后體內抗體陽性率非常高,可形成保護性抗體水平,持續時間較長。建議3~5年複查一次乙肝抗體滴度,必要時進行加強免疫。

2、乙肝疫苗接種周期

乙肝疫苗接種的周期與人群有關,如新生兒、兒童及成人,一般乙肝疫苗接種共計三針,接種程序為0、1、6三針間隔接種。

(1)新生兒:若新生兒父母雙方均無乙肝,新生兒「0」一般指在出生后24小時內接種乙肝疫苗;「1」是在接種第一針后間隔1個月進行第二針疫苗接種時間;「6」是第一針接種后間隔6個月進行的第三針疫苗時間。若母親是乙肝患者,在「0」針時新生兒會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一般在1-2周後進行接種第一針乙肝疫苗,再按1、6時間間隔接種,可顯著提高阻斷乙肝病毒的垂直傳播的效果。

(2)兒童及成人:接種前需進行乙肝五項檢查,對未被感染的人群要按0、1、6三針間隔接種。

3、接種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項

乙肝疫苗用於預防乙型病毒性肝炎,但對於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因體內含有乙肝病毒,或有過敏體質的人群,如有哮喘、過敏性蕁麻疹、青霉素等過敏的人群,對有神經系統疾病的患者或使用免疫抑制治療的患者不建議接種乙肝疫苗。同時對有發熱、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患者,如活動性肝炎、腎臟疾病、心臟疾病的患者,要在體溫恢復或疾病痊癒后再進行疫苗的接種。接種乙肝疫苗后要注意保持局部衛生清潔、乾燥,避免過早沾水,若在接種部位出現紅腫、瘙癢、腫塊、酸痛等癥狀時,一般無需擔心,可在1-3天左右恢復,癥狀嚴重時,要及時就診。

乙肝疫苗接種是預防乙型肝炎病毒( HBV) 感染的重要措施,要注意全療程接種。日常需正確對待乙型病毒性肝炎,自覺做好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預防,減少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