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穴,別名鬼邪、下三里。屬足陽明胃經,合(土)穴。胃經氣血在足三里形成較大的氣血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主治胃腸病證,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虛勞諸證。

【定位歸經】
  足三里穴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淺層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深層有脛前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站位彎腰,同側手虎口圍住髕骨上外緣,其餘4指向下,中指指尖處。
  【功能主治及配伍】
  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胃腸炎、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痢疾、闌尾炎、腸梗阻、肝炎、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絞痛、風濕熱、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腎炎、腎絞痛、膀脹炎、陽痿、遺精、功能性子宮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以下是足三里穴的配伍方法:
  (1)補益肝腎:配沖陽、仆參、飛揚、復溜、完骨,有補益肝腎、濡潤宗筋的作用,主治足痿失履不收。
  (2)調理肝脾:配天樞、三陰交、腎俞、行間,有調理肝脾,補益氣血的作用,主治月經過多,心悸。
  (3)健脾化痰:配曲池、豐隆、三陰交,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頭暈目眩。
  (4)清熱理氣:配梁丘、期門、內關、肩井,有清瀉血熱,疏肝理氣,寬胸利氣的作用,主治乳癰。
  (5)鎮痛:配上巨虛、三陰交、切口兩旁俞穴,有良好的鎮痛作用,用於胃次全切除術。
  (6)疏肝化濕:配陽陵泉、行間,有理脾胃,化濕濁、疏肝膽,清濕熱的作用,主治急性中毒性肝炎。
  (7)和胃降逆:配中脘、內關,有和胃降逆,寬中利氣的作用,主治胃脘痛。
  (8)調理脾胃:配脾俞、氣海、腎俞,有溫陽散寒,調理脾胃的作用,主治脾虛慢性腹瀉。
  【保健方法】
  本穴治療範圍很廣,包括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等方面的疾病,為長壽第一保健方法,以下是足三里穴的五種保健方法:
  (1)推拿法:指揉法、點按法、推法。
  (2)按摩法:用手指指腹推按足三里穴1~3分鐘,可改善消化不良等情況。
  (3)艾灸法:用艾條溫和灸足三里穴5~10分鐘,一天一次。
  (4)拔罐法:用氣罐留罐10~15分鐘,隔天一次。
  (5)刮痧法:用面刮法刮拭足三里穴,以潮紅髮熱即可。
  【適用人群】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養生要穴,尤其適合以下人群:
  (1)腸胃病:主要表現為嘔吐、腹脹、腸鳴、消化不良,這種體質的人可以用刮痧足三里穴法。
  (2)疑難雜症:中風、腳氣、水腫、消化不良,這種體質的人可以用拔罐足三里穴法。
  (3)下肢有礙:主要表現為下肢痿痹、下肢不遂,這種體質的人可以用按摩足三里穴法。
  (4)腎陽虛:主治肚腹上的疾病,可以採用按揉或艾灸足三里穴法。
  【注意事項】
  (1)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2)使用艾條灸刺激足三里時,讓艾條離皮膚2厘米,灸到局部的皮膚髮紅,緩慢地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動,注意不要燒傷皮膚。
  (3)按壓時,用大拇指指腹稍用力,分別對準兩腿足三里穴,先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按壓50次后,再逆時針方向按壓50次,至皮膚有熱感,病症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