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飲食有節,是指飲食要有節制,不能隨心所欲,要講究吃的科學和方法。具體說,是要注意飲食的量和進食時間。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吃才能吃出健康來呢?下面一起來學習一下。<a href=水果-食物-蔬菜 (5).jpg”/>

一是飲食要適量。吃東西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要恰到好處,饑飽適中。人體對飲食的消化、吸收、輸布、貯存,主要靠脾胃來完成,若飲食過度,超過了脾胃的正常運化食物量,就會產生許多疾病。飲食過量,在短時間內突然進食大量食物,勢必加重胃腸負擔,使食物滯留於腸胃,不能及時消化,從而影響營養的吸收和輸布,脾胃功能也因承受過重而受到損傷。
  其實,對於這一點,古人早有認識。如《黃帝內經》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東谷贅言》中更明確指出飲食過量對人的具體危害:「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數,二者小便數,三者擾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養,五者多患食不消化」。
  過飽不利於健康,但吃的過少同樣也有損健康。有些人片面認為吃得越少越好,結果強迫自己挨餓,由於身體得不到足夠的營養,反而虛弱不堪。正確的方法是「量腹節所受」,即根據自己平時的飯量來決定每餐該吃多少。
  二是飲食應定時。「不時,不食」,這是孔子的飲食習慣,即不到該吃飯的時候,就不吃東西,這是正確的。一日三餐,食之有時,脾胃適應了這種進食規律,到時候便會作好消化食物的準備。好吃零食的人,到了該吃飯的時候,常會沒有飢餓感,勉強塞些食品,也不覺有何滋味,而且難以消化。
  中醫學認為,一日之中,人體白天陽氣旺盛,活動量大,故食量可稍多;而夜暮陽衰陰盛,即將就寢,以少食為宜。這就應了「早餐好,午餐飽,晚餐少」的名訓。清代馬齊在《陸地仙經》中提到:「早飯淡而早,午飯厚而飽,晚飯須要少,若能常如此,無病直到老」。
  我們強調「按時進食」,也不能完全排斥「按需進食」,這也是吃的辯證法呢。即想吃時就吃一點,不想多吃就少吃一點。像加夜班的人,在第二天早餐時往往不想吃東西,希望趕快睡上一個好覺;心情不好的人,吃飯時往往沒有食慾;午睡過久的人,常常在晚餐時間不想吃東西;正全神貫注、忙於工作或比賽的人,自然不想停下來吃東西。對於他們來說,等有了食慾時再吃會更好一點。
  對於這一點,我國著名養生學家早就指出:「不渴強飲則胃脹,不飢強食則脾勞。」意思是,人若不渴而勉強飲水,會使胃部脹滿,若不餓時而勉強進食,則會影響脾的消化吸收,使脾胃功能受損。
  以上說明,「按需進食」,是適應生理、心理和環境的變化而採取的一種飲食方式。但它不是絕對的「隨心所欲」,也不是毫無規律地隨意進食,而是於外適應變化的環境,於內適應變化的需要,使飲食活動更符合內在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