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精神障礙,指由於大腦的機能活動發生紊亂,導致患者精神活動發生障礙的一種疾病。精神障礙包括多種類型,確診后應積極治療。臨床上針對該疾病可選擇藥物治療、精神治療、環境治療等。

生活中有不少精神障礙的患者。精神障礙根據疾病類型不同有不同的癥狀表現,如抑鬱、情緒低落、過度興奮等,甚至有自殺傾向,給患者日常生活帶來嚴重危害,應積極進行治療。那麼,精神障礙的概念是什麼?
  一、精神障礙的概念是什麼
  所謂精神障礙,指由於患者大腦機能活動發生紊亂,從而導致其情感、認知、行為等精神活動出現不同程度障礙的一種疾病。精神障礙常見的包括器質性精神障礙、情感性精神障礙等,可因先天遺傳因素以及後天社會環境因素、體質因素等引起。大多數精神障礙都有幻覺、妄想、情感障礙、行為怪異等表現。臨床常見的精神障礙包括躁狂抑鬱性精神障礙、精神分裂症、偏執性精神障礙、更年期精神障礙等。
  二、精神障礙如何治療
  1.藥物治療
  精神障礙發生后可選擇藥物治療的方法,根據不同的癥狀表現,可給予不同的藥物治療。臨床上常用的藥物包括抗抑鬱藥物及抗精神障礙藥物,在使用藥物治療時應控制好劑量,以免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對於有自殺傾向的患者,可選擇電休克治療。對於身體較為虛弱,沒有攻擊性的,可給予營養治療。
  2.精神治療
  精神障礙的發生與精神創傷有很大關係,在治療過程中精神治療十分關鍵。在治療過程中,應分析誘發疾病的精神刺激,幫助患者解決顧慮,給予安慰、鼓勵,讓患者積極面對疾病。
  3.環境治療
  在治療精神障礙時,還應盡量轉變環境,令患者遠離創傷性環境,消除不良刺激,幫助其走出此前的不快,平時要注意避免再次受到刺激,以免病情反覆發作,不易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