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
謠言主體: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是導致癌症、脂肪肝、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卒中等疾病的罪魁禍首。
謠言自圓其說:酸性體質是如何形成的呢?主要原因是「人攝入的營養超過身體的需要,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就會在體內積累酸性物質,讓體液呈酸性,最後導致疾病」。酸性體質者怎麼辦呢?主要對策是「多吃鹼性食物,少吃或不吃酸性食物,「飲用鹼性水」,「服用鹼性保健品」等。「亞健康就是酸性體質」,「酸性體質符合中醫陰陽平衡的整體觀」。
謠言解析
酸性體質支持者所引用的說法和資料幾乎都是無法查證的,在嚴肅學術研究資料庫中找不到任何證據,甚至連他們津津樂道的「日本著名醫學博士柳澤文正」、「諾貝爾獎獲得者雷翁」等都是虛假的。
在醫學教材里也沒有關於「酸性體質」的內容。不論腫瘤科醫生,內分泌科醫生,還是心血管科醫生都沒有診治過「酸性體質」病人。甚至連「酸性體質」這個詞都是錯誤的。錯誤的原因是,人體不同部位的體液酸鹼度是不同的,正常血液平均pH為7.35~7.45(弱鹼性)、胃液pH為1~3(強酸性)、胰液pH為8.8(強鹼性)、小腸液pH在7.2~7.8(鹼性)、尿液pH為6.5(弱酸性)、唾液pH7.1(接近中性),酸性體質的「體質」是指哪個部位而論的呢?
人體內存在四大酸鹼調節系統,正常情況下,血液的pH相對恆定地保持在7.35~7.45。如果血液pH低於7.35或高於7.45,就屬於酸中毒或鹼中毒的範疇了。而不論何種類型的酸中毒或鹼中毒,都是疾病或藥物引起的,與飲食、飲水或保健品的關係不大。在這裡,疾病是「因」,酸中毒是「果」,是疾病引起酸中毒,而不是酸中毒引起疾病。在任何有關腫瘤、心腦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研究中,都不曾發現酸性體質是危險因素或促發因素。
酸鹼平衡的真相
1.什麼是酸鹼平衡
所謂「酸」是指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H+)的化合物,如鹽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磷酸(H3PO4)、碳酸(H2CO3)等。「鹼」的定義則比較複雜,狹義的鹼是指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廣義的鹼則指電離時能吸收質子(H+)的物質,也稱「鹼性」,如氨水(NH3·
H2O)、燒鹼(NaOH,氫氧化鈉)、小蘇打(NaHCO3,碳酸氫鈉)等。鹼可以與酸反應形成鹽和水,這一反應稱為酸鹼中和。
H+濃度是衡量酸鹼度最直接的指標,但因為溶液中H+濃度通常較低,所以現在廣泛使用H+濃度的負對數即「pH」來表示,如當血液中H+濃度為40(nmol/L,讀作「納摩爾每升」)時,其pH為7.40。pH是表示溶液中酸鹼度的簡明指標,一般pH=7為中性;pH小於7為酸性;pH大於7為鹼性。
不難理解,機體的代謝活動必須在適宜的酸鹼度條件下才能正常進行。正常情況下,儘管機體經常攝入一些酸性或鹼性食物,在代謝過程中不斷生成酸性或鹼性物質,但體液的酸鹼度依靠體內的緩衝和調節功能仍穩定在正常的範圍內。人體適宜的酸鹼度用動脈血pH表示為7.35~7.45,平均值為7.40,變動在範圍很窄的弱鹼性環境。這種維持體液相對穩定的過程,稱為酸鹼平衡。必須強調的是,體內的酸鹼平衡主要靠專門的緩衝和調節系統來維持,而不是靠酸鹼中和反應來維持。
在病理情況下,很多因素可引起酸鹼超負荷或嚴重不足,或調節機制障礙,導致體液內環境酸鹼穩態被破壞,形成酸鹼平衡紊亂。酸鹼平衡狀態判斷(血氣分析)是臨床日常診療的基本手段。
體液中的酸性或鹼性物質主要是細胞內物質在分解代謝過程中產生的。食物中也含有酸性或鹼性物質,但量不多,對體內酸鹼平衡的影響即使有的話也比較輕微。除非是嚴重的嘔吐、腹瀉或飢餓等極端情況,單純因進食品種不當造成酸鹼失衡幾乎是不可能的。
2.體內酸的來源
體內的酸性物質主要有兩大類,即揮發酸和固定酸。
揮發酸指碳酸,碳酸是機體在代謝過程中產生最多的酸性物質。糖類、脂肪和蛋白質在分解代謝中,氧化最後階段的終產物有CO2,CO2與水結合生成碳酸。碳酸可釋出H+,也可以形成氣體CO2,從肺排出體外,所以稱為揮發酸。反應式如下:
CO2+H2O=H2CO3=H++HCO3-
組織細胞代謝產生CO2的量是相當可觀的,成人在安靜狀態下每天可產生300~400升。如果這些CO2全部與水合成H2CO3,並釋放H+,相當於每天產生H+13~15摩爾。運動、體力活動或某些疾病使代謝率增加時,CO2生成量顯著增加。CO2通過肺來排出體外。
固定酸是指H2CO3以外的酸,如蛋白質分解代謝產生的硫酸、核酸分解代謝產生磷酸和尿酸;糖酵解生成的甘油酸、丙酮酸和乳酸,糖氧化過程中生成的三羧酸;脂肪代謝產生的β-羥丁酸和乙醯乙酸等。這些酸性物質不能變成氣體由肺呼出,只能通過腎由尿排出,故又稱為非揮發性酸。固定酸種類雖多,但其總量卻比揮發酸少得多,解離產生的H+僅有0.05~0.1摩爾,還不到揮發酸的1%。
3.體內鹼的來源
與酸相比,人體鹼的生成量要少得多。其來源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在機體代謝過程中產生的鹼性物質,如氨基酸脫氨基所產生的氨。不過,在正常情況下,氨並不是鹼的主要來源,因為它經過肝臟代謝後生成尿素(中性)。另一個來源是食物,蔬菜和水果中所含的有機酸鹽,如檸檬酸鹽、蘋果酸鹽和草酸鹽,均可以與H+起反應,分別轉化為檸檬酸、蘋果酸和草酸,Na+或K+則可與HCO3-結合生成鹼性鹽。
4.酸鹼平衡的調節
人體內有4個體系控制著酸鹼平衡。
1. 肺
肺通過改變通氣量來控制揮發酸釋出CO2的排出量,使血漿中的HCO3-與H2CO3比值接近正常,以保持pH相對恆定。生理學稱之為「酸鹼的呼吸性調節」。
2. 腎 腎臟主要調節固定酸,通過排酸或保鹼的作用來維持HCO3-濃度,調節pH使之相對恆定。
3. 血液
血液中有強大的酸鹼緩衝系統,包括碳酸氫鹽緩衝系統、磷酸鹽緩衝系統、血漿蛋白緩衝系統、血紅蛋白緩衝系統和氧合血紅蛋白緩衝系統,共5種。
血液緩衝系統可立即緩衝所有的固定酸,其中碳酸氫鹽緩衝系統最重要,占血液總緩衝量的1/2以上。H2CO3=H++HCO3-。當H+過多時,反應向左移動,使H+的濃度不至於發生大幅度的增高,同時緩衝鹼(HCO3-)濃度降低;當H+減少時,反應則向右移動,使H+的濃度得到部分的恢復,同時緩衝鹼的濃度增加。
但碳酸氫鹽緩衝系統不能緩衝揮發酸(碳酸)。揮發酸的緩衝主要靠其餘的緩衝系統,特別是血紅蛋白緩衝系統和氧合血紅蛋白緩衝系統。
4. 組織細胞
機體大量的組織細胞內液也是酸鹼平衡的緩衝系統,細胞的緩衝作用主要是通過離子交換進行的。如細胞外液H+增加時,H+彌散進入細胞內,而細胞內的K+則移至細胞外。
上述4個方面的調節因素共同維持體內的酸鹼平衡,但在作用時間和強度上又各有特點,血液緩衝系統反應迅速,但緩衝作用不能持久;肺的調節作用最大,緩衝作用於30分鐘時達到高峰;細胞的緩衝能力雖較強,但在3~4小時才發揮作用;腎臟的調節作用更慢,常在數小時之後起作用,3~5天才達高峰,對排出固定酸及保留Na
HCO3有重要作用。
總之,正是因為有上述調節體系的存在,儘管機體不斷生成酸性和鹼性物質,同時也通過食物攝入酸鹼物質,但血液的pH並不發生顯著變化,即正常機體處於酸鹼平衡狀態。
5.如何判斷酸鹼是否平衡
用血氣分析儀可直接檢測pH。正常人動脈血液pH為7.35~7.45,平均為7.4。凡pH低於7.35為酸中毒(或酸血症);凡pH高於7.45為鹼中毒(或鹼血症)。
pH檢測只能判斷是酸中毒還是鹼中毒,不能說明酸中毒或鹼中毒的原因。要判斷酸中毒或鹼中毒的原因,還需要檢測「動脈血CO2分壓」及其他指標。
動脈血CO2分壓是指血漿中呈物理溶解狀態的CO2分子產生的張力。正常值為33~46毫米汞柱(4.39~6.25千帕),平均為40毫米汞柱(5.32千帕)。動脈血CO2分壓越高,說明血液中CO2越多,表明非通氣量不足,故動脈血CO2分壓是衡量呼吸功能的指標。如果因為某些疾病(如卒中、支氣管哮喘等),肺通氣不足(呼吸抑制),CO2瀦留使動脈血CO2分壓升高(大於46毫米汞柱),pH下降,稱為呼吸性酸中毒;如果因為某些疾病(如肺水腫、腦外傷等),肺通氣過度(呼吸過度),CO2呼出過多,使動脈血CO2分壓下降(小於33毫米汞柱),pH升高,稱為呼吸性鹼中毒。
6.酸鹼平衡紊亂會造成哪些後果
很多疾病都可以導致酸鹼平衡紊亂。實際上,酸鹼平衡紊亂是最常見的臨床問題之一,其原因比較複雜。不論何種疾病,只要有器官功能障礙或細胞代謝障礙,使pH發生變動,並超出了機體調節能力的範圍,必然伴有血液pH、代謝指標和呼吸指標的異常變化。根據酸鹼平衡紊亂是呼吸因素造成的,還是代謝因素造成的,或者兩者兼而有之,酸鹼平衡紊亂可分為單純性酸鹼平衡紊亂和混合性酸鹼平衡紊亂。單純性酸鹼平衡紊亂分為4種類型:代謝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謝性鹼中毒和呼吸性鹼中毒。混合型酸鹼平衡紊亂則更為複雜,有時甚至可同時發生酸中毒和鹼中毒。
酸中毒或鹼中毒的病因和表現是非常複雜的,上述4種疾病狀態還只是單純性酸鹼平衡紊亂的結果,臨床上尚有急性和慢性之分,而混合型酸鹼平衡紊亂在臨床上則更為常見和複雜。不過,有幾點是非常明確的:①酸鹼平衡紊亂有明確的病因和癥狀,是常見的臨床問題;②酸鹼平衡紊亂是由疾病,特別是某些嚴重疾病引起的。普通的進食不當,如偏食、挑食、飲水不當、膳食不平衡等不會引起酸鹼平衡紊亂。③飲食治療不是糾正酸鹼平衡紊亂的有效方法。
7.預防酸鹼平衡紊亂的措施
防治醉酒和酒精中毒
發生腹瀉和嚴重嘔吐時要及時補充液體(以及其他治療)
糖尿病要認真服藥,控制好血糖,
不要過度節食
8.食物酸鹼性的真相
從食品化學的角度,日常食物是分酸性和鹼性的。一般情況下,食物的酸性和鹼性並不是指入口味道的酸鹼感覺,而是指在身體內消化吸收、代謝利用后所得產物的酸鹼性。食物中的營養素在體內代謝的最終產物,除了我們熟知的水和二氧化碳外,還有其他元素的殘留,這些元素分成兩類,一類是成酸元素包括硫、磷、氮、氯等,呈酸性;另一類是成鹼元素包括鉀、鈉、鈣、鎂等,呈鹼性。如果某種食品代謝后成酸元素佔上風,那就是「成酸性食物」,簡稱酸性食物;反之,如果成鹼元素比較多,那就是「成鹼性食物」,簡稱鹼性食物。所以,要確定某種食物是酸性還是鹼性,不能直接檢測該食物本身,而是要檢測它在體內代謝后的產物。當然,從技術的角度,食物在體內代謝后的產物是很難直接檢測,那麼就退而求其次,將該食物燒成灰燼,用pH試紙(或更精密的檢測儀器)測試其酸鹼度,或者更準確的做法是測定酸鹼元素各自含量的多寡。
一般來說,蔬菜、水果、海藻類、牛奶等屬於鹼性食物;酸性食物則包括糧食、魚、肉、蛋等。這只是一個大致的規律,要確定某種食物到底是酸性還是鹼性必須進行檢測才行。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真正做過檢測的食物並不多,尤其國內這方面的檢測簡直是空白。
一般情況下,食物對血液酸鹼性的影響是很輕微的,那種想通過酸性或鹼性食物來改變(即使是慢性改變)血液酸鹼性的努力是沒有任何根據的。因此,中國營養學會編製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明確指出:「從營養學角度來看,這些說法(酸鹼性食物)缺乏科學依據,因而不值得提倡」。
當然,多吃蔬菜水果(通常認為是鹼性食物),少吃肉蛋(通常認為是酸性食物)的建議是對的,但這與它們是酸性還是鹼性無關,而是因為其營養成分、營養價值不同。